年轻的时候,世人皆醉我独醒。
有点年纪时,世人皆睡我独醒。
醉醒和睡醒,反正都不重要了。
到最后都是,世人皆醒我长睡。
Category: 无序
因果交错
种因得果。
有种,不一定有得。
有的因是你种的,成了别人的果。
别人的种的因,也可能成了你的果。
种善因,不一定得善果。
正常人都不想种恶因,但是往往不知不觉就种了一堆。
于是因果交错,子弹乱飞。
你躺着也中枪。
天下太平
兵不厌诈
商不厌奸
礼不厌多
男不厌渣
女不厌茶
天下太平尔
总是有人比我厉害
这个世界上,总是有些人比我厉害。
不管什么项目,不管我多么努力,不管我天分多么的高,总是有一个人会比我厉害。
所以,不要为了第一名而争斗,不要为了至高无上的虚名而耗损。
没有什么意义。
不要去攀比,不用争取,或者能够活的自在一些。
就算给你证明了,你是世界第一,也不过是这个时刻,这个时空的第一。
而且,比你厉害的那个,很可能不肖跟你比呢,又或者他根本不知道原来那样也可以比世界第一。
他人的举手投足,就是你的永远攀附不上的世界第一,气死人没?
与其不断的锻炼,争取成为世界第一,倒不如多学习一些看似很小又没有什么用的技巧,或许有一天会救了你一命,也未可知。
比如学会换保险丝,家里的电器不能操作时,自己来就可以了。
比如知道车子不能开冷气睡觉--多数会一氧化碳中毒。
知道得越多,当然须要花很多的时间学习,对那个世界第一的项目的进修和锻炼,不是很有利。
经验的累积,也有类似的效果,只是要时间的酝酿。
但是你至少的活舒坦些,命也长一些,有意义些。
浪费时间
不浪费时间的人,一般也不守时——他浪费的是你的时间。
岁月
岁月不留人,自有留人处。
鲸落
一鲸落,万物生,特别有意思。
像盘古,肉身成了大地一切的生机。
饼碎也是,掉了在地上,慢慢长出白菌,成了一个生态小点。
一堆细胞聚在一起,有使命,有目的的活着。
当他们洒落的时候,就成了一个个的小宇宙,不断转换,循环。
一堆有记忆和意识的细胞,是为生物,人也是。
当细胞们再次分解时,记忆听说去了一个叫阿卡西的地方。
意识去了哪,不知道。
可是生命会继续重聚,重新有了目的。
有人认为意识永远都在,只是那不是再我。
或许,那一直是我,一部分的我。
只是,连我自己不记得了。
举头
举头三尺有神明
低头七寸有手机
#庆中秋
已读不回
小时投稿到报馆,是用邮寄的:把文字写在稿纸,放进信封,贴上邮票,拿到邮局去。
这个过程是兢兢业业的,稿子到不到老编那里,除了靠邮政局给脸,据说开信封的小姐姐也掌管一半的生死大权。
如果祖先保佑,稿子真到了老编的桌上,投篮投刊,也生死不知。
我只能望穿秋水,天天翻报纸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。
所以那时候写稿的人,应该都很佛系,投出去的稿,当泼出去的水,哪日在报上突然看到,心头一热,有若突然遇见了迷途知返的孩子,感觉就是一个澎湃。
记得有一次我想打破这个熬人的流程,信封附一张回邮卡,邮票也贴上了,留言给老编:稿用不用,都给个回信吧。
结果等了三十几年(对,是年),到今天都没有收到回邮。
那应该是我人生的第一次,被已读不回。
三餐面包
我刚刚搬来吉隆波工作的时候,一个人住,懒得煮,又懒得出去吃,所以常常买面包放在家里,三餐面包,三几天就吃完,还是家庭装,超长一条那种。
有一次在柜台结账,一位安迪看到我的面包,不知道她怎么看得出,我一个人能干掉那条面包,突然跟柜台的老板感叹说:“我家一条小面包都吃不完,吃到发霉,还得丢掉。”
我用眼角余光扫了她一下,心中也很感慨:你试试三餐吃面包看看。
说真的,那时我每个月伙食开销,没有到马币 234.60,应该连一百也不到,当然,那是三十年前。
前阵子不是有个客工的午餐照疯传么?为了节省,该客工只吃一大碗白饭,加几片葱。我看了那画面,特别有感触,因为我那时吃面包,也常常配几片生葱,外加一抹妈蜜或者奶油,人间美味啊。
J-KOM 可以来访问我一下,如何一个月用少过两百大洋吃得健康。那个一包米,一只鸡,一支油,一板蛋,营养非常不均匀,别教坏人了。